经过十多天的预热,GPT-5 终于来了!泄露的内部测试成绩、OpenAI高管频繁接受采访、CEO 山姆·奥特曼(Sam Altman)表示“自己毫无用处、瘫坐在椅子上、想起了曼哈顿时刻”的公开评论、网友提前测试疑似 GPT-5模型……网络上关于GPT-5的讨论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性能指标,大家都被吊足了胃口。今天,奥特曼画的这张大饼,终于端上桌了。
OpenAI此次展现出十足诚意,宣布GPT-5将向所有用户开放,即便是免费用户也能体验。Plus订阅会员可获取更多使用量,Pro会员则可解锁具备扩展推理能力,能提供更全面、精准答案的GPT-5 Pro版本。
GPT-5最大亮点在于采用统一架构,其系统融合了可解答多数常规问题的智能快速模型、处理复杂难题的深度推理模型,以及能依据对话类型、复杂程度、工具需求和用户明确意图,快速匹配最合适模型的实时路由器。这种架构设计标志着从单一、庞大模型,向动态、异构且响应敏捷的生态系统转变,当下OpenAI的GPT和o系列模型,都将对应转换为GPT-5模型。
然而,尽管GPT-5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创下新成绩,像在AIME 2025无工具测试中得分94.6%、编程测试SWE-bench Verified中得分74.9% 等,在减少幻觉、提升指令遵循、降低谄媚等方面有所进步,但距离OpenAI CEO山姆·奥特曼所提及的类似原子弹诞生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“AI曼哈顿时刻”,似乎仍有很大差距。在直播演示里,GPT-5虽展示出制作复杂交互网页、小游戏等能力,可也出现图表数据显示错误这类尴尬状况,其制作表格的能力明显有待提升。老对手马斯克也在发布会期间犀利吐槽,称两周前的Grok 4 Heavy比当下的GPT-5更聪明,不过他却回避了Grok 4 Heavy需300美元月费,而免费版ChatGPT就能支持GPT-5这一事实。